中国消费者报武汉讯(白筱宇记者吴采平)近日,双线发力记者从湖北省市场监管局了解到,湖北基于湖北省疫情防控的推进特殊形势,该局及时调整疫情期间市场主体年报公示工作思路,年报通过“双线发力”,公示将线上提醒和线下服务相结合,双线发力多措并举做好疫情期间年报公示工作,湖北助力市场主体复工复产,推进确保市场主体复工复产和年报公示工作迈向“双胜利”。年报
潜江市市场监管局把年报工作与下沉到社区等地参与疫情防控的公示工作人员进行“绑定”,明确辖区内的双线发力年报数量,知晓底数,湖北将名单落实到监管干部手中,推进责任到人,年报下沉人员负责提醒并指导市场主体年报,公示从而确保了年报工作“不断档”。同时在“潜江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开通手机年报平台,并通过微信朋友圈、企业微信联络群、QQ联络群广泛宣传网上年报操作步骤,确保年报申报“零接触”。将原有的集中培训、现场指导、上门服务等年报服务方式进行调整,安排专人作为“年报客服”,负责提供年报咨询和操作指导,及时提醒市场主体正确填报新增事项,防止出现漏报乱报,确保年报服务“零见面”。截至6月底,潜江市企业年报率83.22%。
襄阳市市场监管局克难攻坚、主动作为,重服务、提效果,采用“云端+热线”模式,强化线上宣传引导,通过制作年报填报流程图、微视频教程等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开展宣传,有效指导辖区各类经营主体进行网上填报。同时,指导各县市、城区分局组建“年报热线”服务队伍,为全市市场主体开辟“年报热线”服务通道,精准、快速地为市场主体解决年报申报中遇到的问题。目前,已推送年报信息4万多条,共接到企业年报咨询3600余次,指导2512家企业完成年报公示工作。
咸宁市市场监管局坚持问题导向,上下联动,多措并举,实现了企业年报和复工复市“双赢”的工作局面。疫情期间,为满足特殊时期企业需求,开辟绿色通道,简化流程,实行“不见面”“零跑腿”的信用修复模式。该局畅通电话专线服务,工作人员一次性告知当事人需要提交的申请材料,当事人准备齐全后自行邮寄至市场监管局,企业足不出户就能轻松申请信用修复。对相关义务已履行、申请材料齐全的企业,工作人员当场办理。对通过登记住所或经营场所无法取得联系但不涉及投融资监管、安全监管以及投诉举报等内容的企业,工作人员指导企业及时完成地址变更登记,暂缓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宜昌市市场监管局按照“六稳”“六保”工作要求,以强化服务举措、优化信用环境积极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在企业申请移出经营异常名录时,简化修复流程,压缩审批时间,做到当场办结,帮助企业及时规避失信风险。针对市属重点企业申请上市、非公开发行股票、再融资、发行债券等需求,及时开通企业信用线上核查,网上预约,一次办成,受到了企业好评。宜昌市猇亭区市场监管局推行“秒回,不见面”线上年报服务,开通“年报咨询微信群”,线上开展年报指导和信用服务,切实做到“上线如见面、服务不掉线”,有效减少人员流动和聚集,高效开展年报工作。目前“年报咨询微信群”24小时在线指导500余户市场主体进行网上自主申报,在线“秒受理”经营异常名录申请移出业务110笔。
随州市市场监管局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主动对接,加大年报宣传力度,先后发送年报提醒短信25670条,在《随州日报》、随州论坛、部门网站、电子屏等媒体上开展宣传20余次,提供电话、QQ和微信“一对一”咨询服务,累计为300余家企业提供咨询服务800余人(次)。
据悉,下一步,湖北省市场监管系统将进一步优化企业年报服务,在湖北省因受疫情影响企业年报期限延长3个月内,确保年报应报尽报,助力企业疫后重振,服务湖北省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24侗族大歌表演现场。卢忠南摄侗族琵琶歌表演现场。黎平县委宣传部供图青山环抱,流水潺潺。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的肇兴侗寨,处处皆景:小青瓦、坡屋顶、花格窗,古色古香的吊脚楼错落有致;河流旁、花田 ...
中国消费者报济南讯(记者 尹训银)为督促转供电主体落实阶段性降低工商业电价政策,近日,山东省市场监管局在全省部署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查处转供电环节价格违法违规行为,规范电价秩序。德州国际商贸城物业管 ...
中国消费者报济南讯(姜峰记者尹训银)为推进“放心消费在青岛”工作的落实,化解消费纠纷,提升管理服务能力,促进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6月30日下午,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市场监管局在 ...
中国消费者报大连讯(记者张恒)1月29日,《中国消费者报》记者从辽宁省大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该局对大连永康堂大药房和大连阳光大药房有限公司凌秀店在全国迎战疫情期间,大幅提高口罩销售价格,涉嫌哄抬口 ...
中国消费者报南宁讯(严晔炜 李平 记者 顾艳伟)广西南宁市一民办高中借疫情期间走读生要住校为由,要求学生在已经缴纳了国家规定标准费用的基础上,再一次性缴纳5000元/学期的费用,被南宁市市场监管部门约 ...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任震宇)家里实在太小,杂物实在太多,怎么办?在居住面积紧张的困境下,个别住户打起了楼道的主意。然而,这些小聪明可能会引发邻里的大困扰。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不久前审理了一起相邻关系 ...